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李培睿)為營造平安和諧的校園環境,4月29日,衡南縣人民法院干警走進譚子山鎮中心小學,以電影《哪吒之魔童鬧海》為切入點,為師生帶來一堂生動有趣的法治宣傳課,助力青少年樹立法治觀念,增強自我保護能力。
動畫為媒,法律入心
活動伊始,法院干警通過播放《哪吒2》中哪吒被貼上“魔丸”標簽、遭受孤立與歧視的片段,引發學生對校園欺凌的思考。干警結合影片情節,剖析了語言暴力、行為孤立等欺凌形式的法律性質,并引用《未成年人保護法》強調“禁止任何形式的語言暴力與人格侮辱”。通過真實案例講解,干警向學生闡明校園欺凌的法律后果,鼓勵學生像哪吒一樣勇敢反抗,但需通過合法途徑維權,如保留證據、及時求助老師或家長,而非以暴制暴。
情景互動,實踐護身
為增強課堂實效,干警設計了趣味問答與情景模擬環節。例如,“哪吒被扔菜葉是否構成欺凌?”“如何應對同學間的惡意嘲諷?”學生們踴躍回答,在互動中深化了對“言語欺凌”“社交欺凌”等行為的認知,并當場模擬遇到校園欺凌時應當如何保護自己。
以案釋法,筑牢防線
干警還結合影片中“太乙真人醉酒后騎飛豬”的情節,引申至道路交通安全,指出如果發生在道路上,很可能會對公共安全造成威脅,不僅會面臨嚴厲的行政處罰,還可能構成犯罪,承擔刑事責任。通過對比哪吒父母的教育方式,干警進一步解讀了《家庭教育促進法》,呼吁家庭與學校共同承擔引導責任,為青少年成長營造健康環境。
活動尾聲,全體學生在干警帶領下齊聲念出自我保護口訣,字句鏗鏘回蕩校園,法治種子悄然扎根。校方表示,這種“動畫+法律+實踐”的創新模式,讓晦澀的法條變得鮮活易懂,有效提升了學生的法治意識與自護能力。提高了青少年學法的積極性、增強了法治教育的實效性,有助于深化青少年對行為邊界與法律責任的理解。
下一步,衡南縣人民法院將持續推進“法治教育+”多元模式,不斷探索創新受青少年喜愛的普法形式,以更加喜聞樂見的方式助力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,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撐起法治藍天。
責編:王汝福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